【岳飛之少年時代 全攻略】語譯、主旨及寫作手法分析【懶人包】

Table of Contents

岳飛之少年時代 佚名

小編為大家提供 中學時期必學的文言文《岳飛之少年時代》全文語譯、重點文言字詞以及文章重點分析 包括:內容大要、主旨、段落大意、寫作、修辭手法、賞析、跨篇比較等。

岳飛之少年時代 主旨

本文通過記敍岳飛​少年時代力學​、​敬師​和​述志​的事迹,表現他​刻苦學習​的精神、​尊師重道​的特質及​愛國​的志向。

岳飛之少年時代

岳飛之少年時代 作者

岳飛之少年時代的作者姓名不詳。

岳飛之少年時代 全文語譯

岳飛之少年時代 原文 第一段

岳飛,字鵬舉,相州 湯陰 人也。生時,有大禽若鵠,飛 鳴室上,因以為名。未彌月, 河決內黃,水暴至,母姚氏抱 飛坐巨甕中,衝濤乘流而下, 及岸,得不死。

岳飛之少年時代 語譯 第一段

岳飛,表字鵬舉,是相州 湯陰縣人。他出生時, 有一隻像天鵝的大鳥 ,在屋子的上空一邊飛一邊叫,因此他的家人就用「飛」來作他的名字。 岳飛還未到滿月時,黃河在內黃縣決堤,洪水猛烈湧到 ,他的母親姚氏抱他坐在大甕缸裏,衝着波濤,乘着水流漂浮而下。到了岸邊,撿回 了性命。

岳飛之少年時代 原文 第二段

飛少負氣節,沉厚寡言。 天資敏悟,強記書傳,尤好 《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家貧,拾薪為燭,誦習達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學射於周同。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飛;飛引弓一發,破其筈;再發,又中。 同大驚,以所愛良弓贈之。飛 由是益自練習,盡得同術。

岳飛之少年時代 語譯 第二段

岳飛自少便有 志氣和節操 ,性格 沉 着 、 厚重 而不多說話。他思考敏捷、領悟力高,又擅長記誦書本,特別喜愛《左氏春秋》和 孫武、吳起的兵法書。他家境貧窮 ,常要撿 拾些柴薪來生火照明,讀書直到天亮,不睡覺 。他天生氣力很大,未到二十歲,便可以拉開三百斤 的強弓。他跟周同學習 箭術 。周同射了三 箭,三箭都射中紅心,給岳飛作示範。岳飛 拉開 弓發了一箭,射破了(箭靶上)周同的 箭尾 ,再發一箭,又射中。周同 大為驚訝 ,便把他 心愛的好弓 送給岳飛。從 這時開始,岳飛更加努力練習,把周同的箭術都學會 了。

岳飛之少年時代 原文 第三段

未幾,同死,飛悲慟不已。每值朔望,必具酒肉,詣同墓,奠而泣;又引同所贈弓,發三矢,乃酹。父知而義之,撫其背曰:「使汝異日得為時用,其殉國死義乎?」應曰:「惟大人許兒以身報國家,何事不可為?」

岳飛之少年時代 語譯 第三段

過了不久,周同去世,岳飛傷心得不能自制。每月到了初一 、 十五日 ,必定帶備酒肉,到周同的墓前,奠祭、哭泣,又拉開周同送給他 的弓,發三箭,然後才把酒灑在地上 。岳飛的父親知道了這件事,稱許岳飛的節義,輕拍他的背說:「假使你將來能夠 被當政者重用 ,你會為國家捐軀, 為正義犧牲嗎?」岳飛回答說:「只要父親大人允許我用生命來 為國家效力盡忠,我還有甚麼事不可以幹呢?」

岳飛之少年時代 重點文言字詞註解

  1. 相州湯陰人也:指河南省湯陰縣人。
  2. 有大禽若鵠:指有像天鵝那樣的大鳥。鵠:天鵝。
  3. 因以為名:因此取名為「飛」。
  4. 彌月:指嬰兒出生滿一個月。
  5. 河決內黃:黃河在內黃決堤。內黃:今河南省內黃縣。
  6. 水暴至:河水突然湧到。暴:突然。
  7. 瓮:陶製盛器,小口大腹,用以盛水和酒等。
  8. 及岸:到達岸邊。及:到達。
  9. 飛少負氣節:岳飛少年時就抱有志氣和節操。負:懷有。
  10. 強記書傳:能熟記所讀經籍。傳:指熟記。
  11. 拾薪為燭:拾取柴枝作為照明之用。薪:柴枝。
  12. 寐:睡覺。
  13. 未冠:還未成年。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14. 挽:拉開。
  15. 學射於周同:向周同學習射箭。
  16. 矢:箭。
  17. 皆中的:都射中靶心。的:鵠的、靶心。
  18. 以示飛:向岳飛演示射箭的方法。示:演示。
  19. 破其筈:射破了周同那支箭的箭尾,即同樣射中靶心。筈:箭尾。
  20. 由是益:由此更加。
  21. 盡得同術:學盡周同的射箭技法,即深得其真傳。術:技藝,這裡指射箭之術。
  22. 悲恸不已:十分悲傷。恸:極悲哀。
  23. 每值朔望: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值:逢。朔望:農曆每月的初一稱「朔」,十五稱「望」;古人常在這些日子進行祭祀。
  24. 必具酒肉:必帶備酒和肉。具:準備。
  25. 詣:前往。
  26. 奠而泣:邊拜祭邊哭泣。奠:向死者供獻祭品拜祭。
  27. 乃:才。酹:把酒灑在地上表示祭奠。
  28. 義使:假使。異日:他日,將來。時:時勢。用:任用、施展才能。

岳飛之少年時代 段落大意

岳飛之少年時代 段落大意 第一段

記敍岳飛的​籍貫​、​名字​的由來及初生時遇上​洪水​而大難​不死​的經歷。

岳飛之少年時代 段落大意 第二段

以岳飛​記憶書傳​內容的能力很強、​通宵​讀書及努力學習​周同​的箭術,表達他少負​氣節​、天資​非凡​及勤奮​好學​的性格特點。

岳飛之少年時代 段落大意 第三段

記敍岳飛​不忘師恩​的美德,並通過​父親與他​的對話表達岳飛​以身報國​的志向。

岳飛之少年時代 文言文 一字多義

字詞例句詞性意義
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動詞飛行
飛少負氣節,沉厚寡言。名詞岳飛
同射三矢,皆中的。動詞射中
抱飛坐巨饔中。介詞當中
及岸,得不死。動詞
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連詞
飛引弓一發,破其筈。代詞它的
使汝異日得為時用,其殉國死義乎?副詞恐怕、大概
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動詞愛好
志強用功讀書,真是個好孩子。形容詞美好
何事不可為?動詞
拾薪為燭。動詞作為
父知而義之。動詞認同
其殉國死義乎?名詞正義

岳飛之少年時代 岳飛性格

岳飛有志氣和操守,深沈厚重,不多說話

岳飛之少年時代 岳飛的特點

修文天資聰敏​記憶書傳​內容的能力很強。
勤奮努力拾取​柴枝​代替​蠟燭​照明,​ ​通宵達旦​讀書。
習武天資非凡天生有​​異於常人​​的力量。 向周同學習​ ​射箭​ ​,周同射三箭,皆中​ 中心​ ​,岳飛射 兩箭,均射中​ ​周同的箭尾​ ​。
勤奮努力努力​ ​練習​ ​,盡學得​ ​周同的箭術​ ​。
品德每月初一、十五​ ​拜祭周同​ ​。
先得​父親允許​ ​才以身報國。
願意​以身報國​ ​。

岳飛之少年時代 寫作手法

岳飛之少年時代 記敘手法

當作者撰寫此文時,他根據文章的核心思想來組織故事的詳節與概述。本文的核心思想在於透過描述岳飛少年時期的事蹟,展現他勤奮學習、尊重師長、愛國等優秀品質。因此,那些與這些品質有直接關聯的事件被詳細地描寫,而與這些品質無關的事件則被省略或不提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塑造鮮明的角色形象,讓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岳飛之少年時代 工作紙 答案

問題一

作者寫岳飛學習的事迹時,特別提到岳飛喜歡讀的書。作者舉出這些書籍有甚麼用意?

答案一

岳飛喜歡讀《左氏春秋》及孫武、吳起的兵法書。《左氏春秋》是歷史書,記載很多忠臣義士的事迹,給岳飛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孫武、吳起是古代著名的軍事家,他們的著作讓 岳飛吸收行軍用兵之道。這些書籍深深影響岳飛,引導他成為一代將材。同時,岳飛喜歡讀這些書,表現出他自幼已具忠君愛國的精神,努力裝備自己,立志為國家效命。

問題二

本文首段記敍岳飛初生時遇上的兩件事,你認為這兩件事對表達文章的主題有甚麼作用?

答案二

事件作用
事件一有大鳥在房子上飛鳴。暗示岳飛長大後將 成為不平凡的人物。
事件二遇大洪水,最終卻能逃出 生天。

岳飛之少年時代 孝經·開宗明義 比較

孔子​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岳飛​以身報國的理想,有些人認為沒有違反孝道。試寫出明他們的看法。

岳飛沒有違反孝道,因為岳飛表示要​先得到父親的允許​才會殉國死義,因此,岳飛 就算是​受傷或身死​,也沒有違反孝道。

岳飛之少年時代 史記 ‧ 項羽本紀 比較

項羽​和​岳飛​兩位歷史人物,你比較欣賞哪一位?

我欣賞項羽,因為他懷抱著遠大的志向,渴望超越秦始皇的地位。他以直率的態度行事,勇於嘗試,毫不掩飾內心的想法。

我欣賞岳飛,因為他勤奮好學,日以繼夜地讀書,就像拾柴燃燈一樣。他擁有卓越的才能,並不忘記自己的根源。每逢初一、十五,他都會虔誠地祭拜周同,表達對前輩的敬意。此外,他懷有深深的愛國情懷,願意為國家犧牲自己。

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歡迎你可以隨時再跟我多交流一下,可以Email得到更多資訊,亦都可以上我們的網頁了解更多!

Optimized by Optimole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